发布日期:2024-12-20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
如今特殊时期,其实导师在家除了可能被网课折磨片刻以外,真挺闲的★★★,趁此机会多通过电邮等方式联系他们聊聊论文和未来吧。
二是洗洗打扮一下★,即做最后的修改。我个人建议,写好东西了先别急着发给导师或编辑,还是要先放一段时间进行“冷处理★”★★,过几天再通读一遍会找出许多毛病,再做进一步修改★★。之后,强烈建议打印出来一份纸质稿,再读两遍。因为电脑上读和纸质版读的效果不一样★★,在纸质版上肯定会再发现不少类似错别字、语句不通甚至框架结构★、文章逻辑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改一遍,文章的质量肯定会再提高不少。
写到此,该结束了,希望同学们将科研作为终生大事★★★,重视起来,不要受疫情影响,付出终归有回报!
首先★★,关注本土,不恋彼岸。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际问题,既然是中国的问题,我们就需要更关注解决问题的本土元素★。域外资源应充分借鉴,然其是手段而非目的★★★。究竟什么是中国的贡献——无论是我们还是你们,对此都需要反思★★★。
你可以把已经有效分割的科研计划列在纸上,标注清楚每一项任务的deadline,将它放置在工作区内容易看到的区域,随时提醒自己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重要性,从心理上给自己一种主动的监督。
经济金融学术论文写作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但是还是有一些共性的成分。这里抛砖引玉写一篇关于论文写作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论文的写作只是整个论文创作最后一步★。在正式论文创作之前,我们需要有选题★★★、文献、数据等步骤。
如果你的自制力没有那么强,你可能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约束自己、激励自己★★。有一句话说得好:“完成重要任务有两项不可缺少的伙伴:一是计划★,二是不太够用的时间★。★”
当你码字、跑数据、修正模型很困惑的时候,有没有回到学术研究的★★★“初心★”,问下自己:为提出了什么问题★★,为知识的边际性改进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1.问题的提出★。1931年科斯是伦敦经济学院大二的学生★★★,这一年他21岁,参加了普拉特的讨论会★,从普拉特那里科斯学到了一些价格理论的基本内容,其核心观点是★“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价格机制组织调节生产,是资源配置的唯一的、最有效率的方式★★★。但现实中,科斯发现市场中也存在企业这种组织资源进行生产的方式,企业虽然活动在市场中★,但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生产活动却不用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另外当时的苏联的经济学家认为苏联可以像一家巨大的工厂那样运行★★★。理论背景与实际现象之间的矛盾促使科斯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传统的观点认为市场价格机制是最有效的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为何企业会存在★?企业为何会代替价格机制?企业替代价格机制的范围如何确定★★?
数据频率怎么样?有无缺失值?有无异常值?变量的范围在哪里★★?数据样本量有多大?数据单位是多少★★★?
科研也有酸甜苦辣,每篇论文创作的经历其实就是每段人生故事,大部分时间都是枯燥乏味、孤独的★,你若能忍受科研的孤独★★,也能成就你干一番大事业。我们写了很多论文,其中能发表到知名期刊的占比很少,即使是大牛,被拒的论文也在多数。在生活中,我们很少听到别人指责你的缺点,除非是非常亲密的人,这就让你丧失了很多改正缺点的机会★★★,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可能就手足无措。但是科研则不一样,有很多人给你挑错,特别是在匿名评审的时候,审稿人不知道你的身份★★★,也就无需顾忌你的面子,毫无保留甚至“鸡蛋挑骨头★★★”式地批评你论文的缺点,可能刚做科研的时候★,受不了这种★“刁难”★★,但是经过多次投稿后,你会练就一番抵抗挫折的能力,这种看淡批判,面对否定意见的心理修复能力,必将帮助你有效抵抗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以上这些tips只是一些小的提示,论文的质量和完成度还是靠大家严格自律和深度思考,严谨认真,切勿弄虚作假或搞失踪,一定要和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大家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家好好进行时间规划,毕业论文近期就要交初稿了,同学们要抓紧时间完善自己的毕业论文。也希望大家在这个特殊时期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又能有所收获!
各位亲爱的研究生同学★★★,你们好★★!我是来自财政税务学院的邵磊老师★★★。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假期,相信很多同学都正在家中学习各门网络课程★★,而对毕业班的同学而言,他们(或者你们)还多了一项任务,就是要在家中写作毕业论文。所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给各位正在或者即将写作毕业论文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
2020年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影响到我们原本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在这延期开学的时间里,常规操作可能是吃了睡★★★、睡了吃,及千万种姿势的“葛优躺”。不过★★★,其实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正确的“打开方式”——若有意识地让自己“充充电★★★”★★★“烧烧脑”贝斯特教育培训机构,当下就可能成为让你脱颖而出、与众不同的关键期★★★。
将这些最接近的文章,以其中一个文章为模板,反复琢磨★★★,做到能够复制结果的地步★★。
在给研究生的第一堂课正式上课之前★★★,我经常会问同学们想从课堂上获得什么★★,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创造知识。如果研究生阶段依然以学习为主,将会步入后本科阶段★,不是真正的研究生★。为了能够更好的创造知识★,不可忽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在本科阶段我们可能对传授的知识全盘接受,到了研究生阶段我们应该学会质疑★★★、批判和创新。即使发在Top Journal的文献,如果重新匿名评审,依然有一万个理由拒绝,大牛老师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因此,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和批判,找不到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你思维的局限性,批判是发现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批判也是创新的开始。关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我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哪怕是不着边际的奇思异想★★★,也比重复别人的观点要强。
当你准备选题的时候,新冠舆情变化与政府议程设置的关系是否符合间断均衡理论的假设?是不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我发现,一个★★“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就是很多同学都读过的《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从公元1587这个★“平平淡淡的一年★★★”(书中原文)切入,只重点讲述了张居正、海瑞等六位人物在这一年前后的遭遇,却揭示了★★“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和“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展现了他对明朝衰落的深层原因这样一个大问题的思考★。
(1)要选择小的题目。把小题大做,深做★★★。比如★★,《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研究》就不是特别好的选题★★,因为这些选题太大。
所以我对一天时间的安排是★★★:上午做一些比较程序化和琐碎的工作★★★,比如下载文献、常规性地整理数据★、整理学术论文所涉及到的一些制度背景等;在科研状态高峰的下午和晚上,就基本把手机和电脑断网(或者刻意远离手机、电脑少上网),然后集中攻克学术研究中非程序化★★★、需要大段时间投入才能做的事情★★★。你也可以尝试找到自己的“状态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关于论文写作前的准备。这里主要从选题★★★、查找文献、阅读文献、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五个部分给大家介绍★★★。
在科研中,同学们常常★★“单打独斗”,这不利于学术进步★★。查阅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论文都是合作发表,独立作者的文章特别少★★★。合作有很多益处:合作是学习的机会★★,特别是科研刚起步的同学们★★★,应该寻找合作机会,多和老师或同学合作,或者其他知名学者合作,经过合作★,学术水平会精进★★★;合作可以提高效率,一个实证文章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若能几个人一起分工合作,将极大提高科研效率,提高科研产出;合作可以迸发灵感,研究视角更独特,研究更严谨,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一样,通过讨论往往可以激发新的灵感;合作还可以相互激励,保持科研热情。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往往需要几年,而且修改意见往往会让你“脱了一层皮”★★★,如果一个人面对会相当沮丧,有合作者时可以相互激励,坚持走到最后,即时再★★★“好玩”的话题,几年修改下来你可能都会很厌倦,这时合作者的鼓励和督促很有必要。很多同学可能会问,疫情期间,只能宅在家,如何合作呢?其实合作不一定要谋面,现代科技这么发达★★,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都可以沟通,我的几个合作者就从未谋面★★★。
曾经有同学问我怎样保持科研的热情★★,我的看法是找到感兴趣的话题贝斯特教育培训机构。有同学会说我一看文献就瞌睡,我想文献浩瀚如海,总有那么一个领域是你感兴趣的,当你读到一篇你很兴奋★、很想继续读下去的文献时★,划定这篇文章的话题或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你可以研究的话题★。我从事学术研究的一个动力就在于可以选择任何我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快乐,同时也可获得一定的认可。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终极目标是★★“改善普通人的生活”★★。我想科研首先要让自己快乐★★,然后兼顾追求这一终极目标。
以上就是和各位同学分享的关于论文写作的经验。最后,推荐同学们在网上搜索题为“什么是博士”的一组有趣的示意图,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什么是科学研究”,作者是Matt Might教授★。祝各位同学平安健康、快乐充实!
根据多年给研究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的经历,个人发现部分研究生存在以下常见误区或问题★★★:
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克莱蒙研究大学经济学博士、数学硕士★★。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更好的说明。曾经有位同学跟我说,他想写的论文题目是“促进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我说★★★:★★★“这个题目太大了★,你能再具体一点吗★★★?”于是,他把题目改成“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我说还是太大了★★,他就把题目进一步缩小★★,改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可我还是不满意★★★,建议他具体谈一种税收优惠政策就足够了★★★,于是论文题目又改成了“所得税加计扣除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这样论文的选题就比较具体了★★★。其实这个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为了让这位同学能够更有信心把握好这个选题★,最后我又建议他在论文题目里加入了一个行业的限制★★★。实际上如果有必要的话,无论多小的题目都可以继续细化★★,正如我和学生们开玩笑说的,论文的选题“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以找到研究主题和方法为目标的文献阅读★★,则不要只看顶刊论文。需要以关键词搜索为主,兼顾期刊等级。学习如何做论文,找到研究主题,需要找到适合你的论文。找到适合你的菜★。这里给大家介绍“三步法★”读文献。
转眼已是农历二月。冬去春来★,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所谓的★★“好★★”必定没有唯一的范式,我们只需尽可能提升自己的辨识度,降低自己的可替代性。无论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还是一句简单的“加油”,有心皆好★★★。
以上便是本次微信课堂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收获到有关论文写作的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学术科研的能力。
还是刚刚那个例子,那位同学在做了一些实证分析后得到:所得税加计扣除使该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了一定的百分比,但他觉得这样的研究结论显得有些单调,似乎没有多少可探讨的。于是我就提醒他,能否看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是否不同,企业增加了研发投入对上下游又产生了什么影响★,科研人员的工资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这些研究结论能为促进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带来什么启示★★★。实际上★★★,这几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质性分析、溢出效应★、一般均衡效应和政策建议,这样实证分析的结论就更丰富也更有意义了★。
通常而言,财经新闻的选题往往更加贴近现实★,接地气,选题意义往往更大一点。学术论文的选题更学术★★★,但不一定是现实中正在发生,大家最关心的。
从理论与现实中的差距中提出问题是西方理论本土化的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找出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寻求新的解释★★★,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契机★★★。林毅夫在《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等论文中就是通过许多西方前沿理论为什么无法预测、解释推行“休克疗法”所带来的困境,又为什么不看好中国的经济转型呢★★?这一问题出发,建构了自生能力理论。
(4)做好笔记,尤其是可以“再现”的电子笔记。不少同学习惯于手写笔记,这可能会让你为了找一条记录而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翻箱倒柜★。通过手机或电脑记笔记,既可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找寻到需要的笔记★★★,也可在地铁等人群密集处做笔记,还能实现笔记的同步。
学科概念、理论和方法之间的相互借鉴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途径,是提出研究问题发展科学理论的重要途径。比如一位美国专栏作家这样评论钱学森所著的《工程控制论》:“工程师偏重于实践★★★,解决具体问题,不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数学家则擅长理论分析,却不善于从一般到个别去解决实际问题★★★。钱学森则集中两个优势于一身,高超地将两只轮子装到一辆战车上★★★,碾出了工程控制论研究的一条新途径……★”
在这个时间,相信大家都已经定好了自己的题目,清晰明确的选题是写出一篇好论文的前提★★。如果你对自己的题目或者研究方向尚不明确,那么此时应该先关注一下这个领域顶尖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让自己的题目紧跟前沿。同时也可以结合当今的经济热点,找寻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和导师多沟通交流,导师的建议可能会对你的选题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只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不仅会使文章结构杂乱,还会使研究成果缺失贡献度★。最好结合自己和导师的专业以及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选取有意义的研究题目。
很多同学在找文献的时候采用这样的方法:在知网上搜索论文的关键词,下载之后逐篇的阅读。可是★,除非关键词选取得特别准确,否则我们得到的结果常常是数百甚至成千上万篇论文,使我们很难从中选出与自己的选题最相关的那些★★。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调整关键词,缩小搜索的范围★★★。但是★★,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同时,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比如目前有很多学习打卡的APP,如Forest、番茄To Do等,你可以选择一款适合你自己的APP,给自己设定相应的时长,或者你还可以和朋友约定每天在同一时间工作★★,用Forest共种一棵树,互相监督★★★。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你需要提前设定相应的惩罚、激励的条件和措施,如果没有完成记得惩罚你自己!若是完成了就给自己一个奖励,对付出的努力作出肯定★★★,这种庆祝的仪式感会产生正向的反馈★,让你的自律进行正向的循环。但也需注意奖励的形式,比如不宜把玩手机作为完成一小段时间学习后的奖励★,因为这会让你很难迅速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状态。除此之外,也可以积极主动联系导师★★★,定期向导师汇报自己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告知导师接下来的研究安排,从而给自己一个外在的压力。
既然科研是终生大事★★★,如何更好地处理和完成终生大事呢?在写作此文时,想到了几点,但肯定不全面,希望有点帮助。
有了好的题目,就相当于一个小宝宝开始孕育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把这个“种子”培育好的问题。如果是种菜的话,播种了就得勤浇水★、多施肥;要想把孩子在娘胎里养好,就得加强营养;要想把论文写好,就还得多读★、多思、进一步论证★。
然而★★★,“三步法”得到的文章创新力度一般不太高★★★。因为找到的文章都比较相似,简单的拼接★★★,只是物理反应。文献研究上的小边际贡献。
公元14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当时牛顿正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书,隔离在伍尔索普的乡下庄园里度过了18个月。这段时期★★,成为他后来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研究创新的起点★★。
万事开头难,学术研究的起点是什么?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主观需求就是个人、组织和社会希求实现和达到的目标。当主观需求与现实状况之间有差距的时候,就产生了问题。在公共管理研究中,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整体政府的提出★★,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满足特定管理需求的制度和工具设计。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方法和开发就是这一途径的典型例子★★。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中★,她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私有化和政府控制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共池塘资源问题★★,“怎样才能对由许多个人共同的自然资源实行最佳治理的问题,无论在学术殿堂上还是在政治世界中★★★,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最佳治理的集体行动是什么?奥斯特罗姆使用了现实场景的制度分析方法和“第二代理性选择模型”作为研究框架对5000多个跨国的公共池塘资源进行了案例分析★★★。描述分析发现了“由许多个人共同的自然资源实行最佳治理的自主治理制度框架★★★”。即发现了★★“实质要素或条件,它们有助于说明这些制度在维持公共池塘资源、保证占用者世世代代遵守所使用的规则中的成功原因★。”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口号是“因思想,而光华”,刘俏院长在这个表述的基础上增加了六个字“因学术★,而思想”,我的感受也相同★,学术产生思想★,科研是思想的重要来源★。纵观许多的成功人士,都很有思想★★★,他们因思想改变世界★★,因思想获得尊重★★。科研教会我们与众不同(创新)★★,这种与众不同★,让我们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更有效率的处事方式。因此★★★,建议同学们认真对待科研★★,用科研的方法锤炼思想★★★,将使你受益终生,这里的科研倒不是指侠义的写论文,而是用科研的方法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在做什么工作★★,都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疫情动向,被这场艰巨的防疫之战紧紧牵动着心弦★★。
英文论文请搜索经济类国际top期刊论文,请尽量选择近10年的文章,如下表所示★★:
(三)英文未发表学术论文网站(Working Paper:未发表的前沿论文★,一般可下载)
在学位论文或科研项目明确的截止日时,一般我的方法是从★“截止日”往前推,明确每个时间点以及每一步该做完什么内容。在“截止日前推法”运用过程中★,需要留给自己1-2天的缓冲时间,以及留给导师3-5天的缓冲时间★★★。比如:3月15日学校要求交学位论文初稿,那么3月5日必须给导师一个完整版的论文(导师的时间安排很紧,发给他不一定马上就有反馈,所以要预留时间),而3月1日则自己必须写完论文初稿(这样自己才有时间整体润色修改★,避免各种硬伤问题)。要达到这个时间线日必须把所有的研究表格和制度背景完善······
从财经新闻进行选题★★,对于初学者殊为不易,难以找到准确的学术切入点★★★,也难以选择合适的学术方法。从学术论文进行选题,适合初学者★★★,进行简单的组合容易出“成果”★★★,但是做的文章意义到底有多少,很难说。
Tips★:很多学生在写文献综述时会不小心涉及抄袭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做好文献引用。请找几篇正规顶级的中英文期刊,参考大牛们是如何引用文献的。最好没找其他学生论文作参考★★,大概率也会是错的;二是堆砌论文。很多学生喜欢把一篇篇的英文论文摘要翻译后像砌砖头似的堆起来凑字数,这絶对不是文献综述的正确写法,也很容易发生查重问题。建议大家在写作前可以先打个草稿★★,想清楚每个段落的主题,再将和主题内容相关的文献整理出来,心里归纳总结一遍。然后把文献一盖★★★,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话语写出来,最好不要边看边写★★★,以免又发生堆砌和翻译抄袭的现象。
文如其人,你对待科研的态度可以反映你做人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一丝不苟的人,对待他人交代的事情也将一丝不苟,对研究严要求★★★,对自己的生活也将严要求,在科研上急功近利,做人做事也必然急功近利。科研至少在三个方面影响做人、做事:一是科研的严谨性使人更严谨。著名管理学教授徐淑英认为论文发表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科学研究过程本身的严谨性。如果你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可以帮助你做人做事更严谨,而严谨是一个优良品质,可以助你获得信任和提高办事质量。钟南山院士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提到★★★“看一个事情,或做一项研究,要有事实依据,不要轻易下结论”,说明科研和做事的方法是一样的。二是科研对逻辑的重视帮助你说话、写作或办事更有逻辑,是否具有逻辑是评判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毕业论文,老师们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或给学生答辩的过程中,逻辑性提到最多,很多同学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布局谋篇,整个论文看起来逻辑混乱,没有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我想经过老师的指导和科研的训练★★★,以后说话办事也将更有逻辑。三是科研有助于提高写作和表达水平,研究生阶段有大量的课程论文,如果你认真对待每一篇,写作和表达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曾经一个实务专家提到为什么他们愿意要研究生,因为研究生至少经过了几万字的文字训练。事实上★★★,用人单位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看重的就是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研究生拥有高的人力资本★,未来的目标是走向管理岗位,写作和表达能力是必备的。如果你想毕业后创业,科研对你也有帮助★★★。科研需要选一个好的项目,为了这个好的项目落地,需要管理这个项目,邀请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做好研究,然后营销出去,这跟创业的逻辑是一样的。
在公共管理研究中,以管理学出身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行政格言》中从传统公共行政格言中的“管理幅度和管理跨度★★★”等悖论出发,提出了管理决策理论★★★。
为什么读书?尼采说★,功利目的的研究必然没有真正的兴趣。哈维尔说★,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结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其实可以说简单些,就是★,不为什么。读书无非就是图个快乐。胡适说得好,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2.:登入校园网后,可以利用直接搜索文献和下载论文,十分方便。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利用它的引用功能,可以直接得到多种汇总在参考文献里的题目格式,这样就不必最后一起修改格式。网址如下:
★★“三步法”是文章速成的方法★,仅适合初学者。初学者需要小激励★,尤其是自己做出来的第一篇文章,激励非常大。激励做好,兴趣就有了★★。后面才有可能做大文章。
比如Stata的软件学习,我们可以结合《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etrics Using Stata》(Christopher F. Baum着)★、《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陈强编着)、《用Stata学计量经济学》(克里斯托弗·F·鲍姆编着)、《计量经济学导论》(杰弗里·伍德里奇编着)等相关计量书籍学习Stata的操作方法。通过一些实例以及计量理论分析★,快速把握Stata分析的常用操作步骤。
中经数据在3月15日前,面向注册用户免费开放数据库内全部经济统计数据资源的使用权限。数据库地址:/p>
其次,文献综述也不是几个结论的简单罗列,而是你在阅读文献时的思考过程,也是你将这些文献串联起来得到启发的一个总结★。文献综述需要有逻辑,也要有内容,如果只是生硬照搬文献的摘要和结论,不仅会影响查重率,还会让文章看起来逻辑混乱。文献综述主要是针对你的研究方向介绍目前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现存文献的研究方法★★★、数据以及结论进行有条理的叙述,可以更好的把握研究问题的基本理论假设,并且通过对比,挖掘论文的贡献度。好的文献综述需要我们多看中英文文献,及时做好总结。通过阅读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学会筛选需要写进文献综述的文献。一般我们会优先选择国内外顶级期刊的文献★★,其次会更愿意选择最近刊发的文献,我们还会筛选一些引用较多的经典文献★。这些文献的筛选方法主要是为了让我们的文献综述更有质量、更符合经济热点。
疫情期间,多少人远赴抗疫一线,他们都是最美逆行人。作为师生★★,其实同样有你我需要坚守的阵地★★。当不少人宅家只剩无聊的时候★,若你能静心研学,那你也是最美逆行人★★。
很多同学可能还处于刚刚入门的阶段,这段时间难得清静,正好认认真真看看文献★★★,特别是组织和管理领域的经典文献。翻翻过去上过的研究课程里面布置的作业,有哪些是跳着看得★,有哪些只明白个大概,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再找一篇本领域的经典范文,仔仔细细把文章结构和语句解读一番。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必然经过数年辛勤的耕耘,学术研究这个职业更是。许多知名学者靓丽的发表后面都是付出了很多的艰辛。科研其实不需要太高的智商★★★,只要你足够勤奋,终究可以在学术江湖获得一席之地。未来学术的竞争会更激烈,早期中国在国际顶刊发表的论文屈指可数★,能发表国际期刊文章算是厉害的★★,但是随着学术的发展★★★,未来如果你没有一篇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估计在学术市场很难得到认可★★。
1、搜索经济学年会★、金融学年会等知名学会的议题和研究方向。关注美国的AEA★★、AFA等顶级会议的会议论文。这也是下载论文的好去处。
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正如《大败局》所述,很多天才企业家最后都是败在★★“欲望★★★”这个词上★★★。毕达哥拉斯也曾说过,“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外界力量终究只是辅助,克服自身的惰性,降低自己七彩斑斓的欲望,给自己做减法★★★,Focus on Focus,才是增强自制力的关键★。
浏览文章的基本模型和数据表格,发现是否能hold住这篇文章★★★,对于自己能hold住的文章加以标记★★★。“不是你的菜★★★,就不要吃”!重点问以下几个问题
不管是课程论文★★,还是毕业论文,很难发现有“眼前一亮”的论文,大部分论文都是在重复别人的故事★,亦或是增加了一个情景变量★,或者改变下样本期间,或者简单复制国外的论文★★★,这反映大家创新性思维的缺失★,不知道如何找研究问题。华盛顿大学陈晓萍教授提出发现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四种★★★:现象驱动法、方法驱动法、灵感驱动法和文献驱动法★★★,我颇为赞同★★,现象驱动法是指根据现实中出现的现象找到研究问题;方法驱动法是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灵感驱动法指的是基于突发的灵感选择研究问题★★;文献驱动法是指从以往文献中发现遗漏的变量,从而提出研究问题★★★。个人觉得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研究问题,能够给人新知★★,改变读者对世界的看法,才算有创新。
以学习写作为目的,可以只读国际top 5以及国内经济学顶刊论文。这个无关乎论文的研究主题★★★,原因在于权威期刊的写作往往也是一流的。
(2)充分利用边角时间。不少同学习惯于将整块的黄金时间用以阅读,其实,除非是复习考试或者不得不读的专业书以外,不推荐这种做法★。承接前一点所言★★★,我们可以尝试用饭后、睡前或闲暇时间进行阅读,每次阅读时间不需要过长,除非自己有继续阅读的意愿。
在做数据清洗时,建议利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清洗。这是STATA最常用的命令及其用途:
广泛阅读文献是科研工作重要的一环★★,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国内外的文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在搜索文献时,平时在学校我们会直接连接校园网,通过图书馆官网中的电子资源库来查找文献★★★。现在我们在家里,仍旧可以通过VPN的方式连接校园网,再进入到各个期刊数据库。同时,也有一些免费的网站可以搜索文献。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在家搜索文献的常用方式:
对于中文而言★★★,《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的论文都可以看。不用关注于方法和主题★★★,看人家怎么表述。此时,读论文时一定要细致。看人家遣词造句,逻辑关系如何组织等★★★。
如果经过反复的检查,仍然没有发现问题,那么第二步就是去寻找产生这种结果的合理原因★★★。比如,我们期待X对Y的效应是正的,而推导或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却是负的★★,这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或许是我们原本只想到了替代效应却忽略了收入效应,所以总效应的方向本应是可正可负的;或许是少数的几个偏离值对结果的干扰;又或许是X对Y的正效应只在某一条件满足时才能发挥出来★,也就是必须加入交互项,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去和指导老师或身边的同学聊聊,看看他们是否也感到这一结果很意外,或许他们能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总之★★,当排除了做错导致结果异常的可能后,我们就要拓宽思路★★★,努力去探索产生这一结果的合理解释★。
除此之外,家里的科研环境比不上学校,所以需要有一些★“特殊手段”来隔断各种“诱惑源★”。你可以提前建立好自己的工作区,最好是一个隔离空间★★★,桌上只摆放必须物品,清理掉视线范围内容易让你分心的东西。每天早上当你要开始强制自己进入科研状态时,先泡一壶茶或者冲一杯咖啡,再戴上耳机,随机播放一些轻音乐或者能让环境显得更加安静的白噪音,然后对自己说一句★★★:“Hey,你该开始投入工作啦”!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仅供大家参考。最后,在这个特殊时期★★,希望大家科学防护,同时也系统升级对世界、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认知水平,且别忘了学位论文撰写和科学研究,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锻造特殊的你。春风将至,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3)选择X对Y的影响研究题目。这里,X和Y都需要能够测度的。例如《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可能就不是很好的题目。这里, X与Y的度量性可能存在问题★。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病毒的同时,我们可以足不出户高效率地写论文!只要把手机放在你够不到的地方★★★,把卧室门一关,你就可以坐在电脑前一整天。
首先,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素材及选题途径★,俞剑老师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案。他建议同学们应当从当前热点问题、经典理论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话题。当论文的主题确定下来之后,大家就应该着手去查找高质量的学术文献。俞剑老师总结出高质量文献具有的几个特点★★,即具有规范的经济学分析★★★、发表期刊档次较高、文章被引用次数较多、文章研究问题具有原创性和开创性★★★,大家可以通过这四个特点筛选出高质量的论文以供参考。
那么论文的选题是不是就一味地追求“小”呢★★?不是的,下面我们就来说“大”。论文的意义要“大”★★★,我们要以小见大,发掘研究结论中的延展性和深层含义。
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和自己的导师多沟通。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哪怕再高冷的老师,遇见锲而不舍的学生也一定会被软化★,毕竟因学术而频繁联系老师乃是正途。当然,根据我自己的教训,与导师商谈论文写作最好注意以下几点:
作为财经背景的我们★★,学了诸多企业经营管理★★★、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等相关专业知识,但一直缺乏实践洗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学们刚好可以利用疫情这个场景来了解一个外生冲击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实际影响,问问自己★,当“黑天鹅”飞起,我们能从新冠疫情下的经济民生中看到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财经素养和培养资本市场商业敏感度(Business Sense)的机会。
3. SCI-HUB:这个网站的外文文献比较全,但是需要知道文献的准确题目★,能搜到的文献都可以免费下载。网址如下★: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好”★★★,是因为你对其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感情★,肯定怎么看怎么顺眼。但光自己喜欢不成,你肯定也希望别人喜欢。所以孩子生出来得先洗洗打扮一下★★,才能抱出来给人看呢★★★。
当然,即便如何热爱阅读★★★,写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然是痛苦的工作★。数年前,我在博士论文后记中也曾写过:★“那些所谓很大的事,却又往往是小众的,当我们选择热爱一件小众之事时,也就注定要在小部分时间里享受羡慕眼光的同时不得不在大部分时间里忍受孤独的侵袭。★★”百炼成钢,需要无比坚定之意志。每写出一篇让自己满意的文章,你必定会觉得之前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问题是研究的开端★★★,寻找到问题,往往会占据我们研究超过50%的时间。至于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将解决的问题凝练成命题、假设和理论★,形成知识的拓展?那是学术研究另外两大心法。这次就聊到这里。
此外,如果前期有非常深厚的文献功底,对于完全不同领域的文章,经过自己的深加工进行复杂拼接,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这是文献上的大边际贡献。
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资产评估研究所负责人,教育部基金获得者★,中央财经大学首批★★“龙马学者”青年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学(财务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资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资产评估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研究助理。
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得回头按上述环节逐步复盘,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为止。这个环节对于“保胎”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理论和假设★。如果同一客观现象存在相互竞争的不同理论假设的话,那么这就是提出问题,促进科学发展的契机。比如:物理学领域的热力学定律和生物进化论之间的矛盾,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发展★★,导致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在社会科学和公共管理研究中,这也是经常使用的提出问题的方式★★★。比如黄仁宇在《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从对资本主义到底是什么的不同学派之间的理论争论开始,提出了自己的★“大历史”观和数目字管理资本主义理论★。
最后一步可能是对第二步的升华★★★:从我们对结果“异常”原因的猜测和验证中,凝练出创新的观点、视角或发现,展现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一项研究的独特价值。其实,如果一项研究得到的结果与开展研究前的预期完全一致,那我们的研究是否显得太平淡无味了?有趣又有价值的结果或者思考★,往往藏在那些有点出乎我们意料的地方,而对于这些“意外”的探索过程可能恰恰孕育着文章的独特亮点,这正如有些文学评论会要求好的小说“既要情理之中,又要意料之外★★”。
疫情当前,全国人民都被迫按了个暂停键★★,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对每位同学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受影响更大的则是不幸处在疫情严重地区或者身边家人朋友受到疫情影响的同学★★,以及处于学位论文关键期、就业关键期的毕业班同学★★★。
其次,阅读写作都可尝试多关注历史的视角。这与前一点密切相关,所有当前的问题无非是历史的反复。源远流长的文明★,时为优势,时为羁绊,但永远难以摆脱★★★。资源禀赋蕴藏在历史长河中,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宝藏★★。
20世纪著名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默顿(K. R. Merton)认为“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cepticism)是现代科学的重要气质★。如何有条理地怀疑呢★★★,我总结了几条与大家交流。
此外,网络上还有诸多已经整理好的资源★★★。但想提醒大家的是,对于网络资源,一定要“落地实现”,而不要微信★★★“收藏”或转发“朋友圈”后就束之高阁,并没有真正地去点击去搜集★★。
每一天也要加强体育锻炼。做研究也是要靠身体熬的★★。没有良好的体魄,也很难支撑未来数十年的研究生活★★。
研究生院的同事邀我写点东西★★,跟同学们聊聊疫情期间在家如何搞好科研★★★。其实本不想接这事儿,因为这活儿不好干,基本上属于费力不讨好那种类型★★。就好比生孩子★★,不管是一个挺着大肚子待产的孕妇,还是已经抱着孩子的妈妈,如果整天喋喋不休地拉着别人传授如何怀孕、如何保胎★★★、如何育儿……等等★★★,十有八九是会招人烦遭人白眼的,即使你生出来了个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还养得挺好——更何况我的“孩子”既没那么多也没那么白更没那么胖呢★★★!但是不好拂了学位办小同事们的工作热情★★,二是好为人师的职业病使然★★,就厚着脸皮就跟大家聊聊吧。反正,你们给我白眼我也瞧不见★★★。
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选题、文献整理和数据整理是写好论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希望大家重视论文写作前的关键一步★★★,预祝大家研究顺利。
总之,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学术之路会越走越宽,相信你一定会生出好★★★“孩子★★★”来★★。将来江湖上一说★★★,你是某某模型之父★★★,或某某理论之母,相信你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吧!
二是不能忽视理论述评。这一环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涉及到你文章的立足点或创新点。如果你的题目已经被前人的研究完美解决了,或者已经被很多人研究滥了,那你的论文被★★★“枪毙★★”的概率就非常之大,你的研究也没有什么意义。那如何确立你文章的重要性或意义?还是得从前人的文献中找★★,所以要注意文献综述不是泛泛梳理前人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是必须(敲黑板!)找出前人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你自己论文的意义及新意所在★。大家在这部分经常所犯的毛病是述而不评★★★,只是泛泛罗列,而没有真正做到★★★“述——评★★★”。而只有在述的基础上评(找到)前人研究的独献,即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你才能发现你的文章怎么去填补空白,突出你的独创性。
改完后就可以提交导师或编辑,等反馈意见回来,认真对照再做进一步修改★★。尤其是,在修改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反思对方什么会提这些建议,这样才能一步步真正提高★。
个人觉得科研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研究生学位或发表论文★★★,而更多是思维训练,科研中获得的技能或思维训练可以帮助你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助你走向成功,是任何事业的方法论,因此应该作为终生大事来对待。
中文论文请搜索《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国际金融研究》等近3年发表的金融类文章★★。
目前★★★,中文经济类《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的公众号都比较活跃★★★,会推送各种文章以及会议信息。
坦白地说★★★,我在科研方面的成功经验不算多★★,但积累的失败教训倒是不少★★★,这对于我个人可能不算是幸事,但如果可以作为宝贵的“避坑指南”分享给各位同学★,反倒具有特殊的意义了★★★。另外★★★,在近些年指导一些同学的毕业论文过程中,我也时常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比如“邵老师★★,我的选题怎么定啊”“老师,文献好多看不完啊★★★”,还有★“邵老师★★,Stata跑出来的结果不好怎么办”。在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我也逐渐学会从同学的角度去看待写论文过程中的难点,并找到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所以★★★,我就从这三个最常见的问题出发分享一些经验:一是选题,二是文献,三是结果,供各位同学参考。
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马学者-青年学者。清华大学博士,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计划★★。
(1)以事件而非时间作为阅读触发点。不少同学习惯于这样去做阅读计划:晚上9点阅读1小时;现实却是:社团聚餐到了10点;结果:阅读泡汤。要知道★★,时间是无法控制的★,但有些事件却是必然发生的★★。尝试换一下做计划的方式:午饭后或睡前阅读20分钟。看,逃不掉了,除非绝食通宵。
再次,呈现最真实的自我。不人云亦云★★,不追赶时髦★,无论是读是写,都先反复确认自己对什么议题感兴趣★★。尤其是在写论文时,尽可能表现出自己的长处,例如非法本法硕的同学尽可能结合自己本科所学★,力求研究面向的广度;法本法硕或学硕则最好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断深挖其中的某些细节★★,力求研究面向的深度。
除了按照★★★“问题的提出★★、模型与指标、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八股文的固定模式写出来之外★,这一步最重要的,是必须把你的独特发现即创新点给提炼出来。否则,即使你一开始想出来的idea很好很有独创性★★★,但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没落实多少,文章写出来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我从个人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一种“顺藤摸瓜★”的方法★,推荐给各位同学。首先,找到一篇该领域的最新论文或是经典论文。如果是一篇最新论文,我们就在读完后去看它的参考文献,在它引用的文章中选取几篇最相关最有影响力的,读完后再从这几篇文章的参考文献里接着顺藤★★“向上”摸瓜★★★,很快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领域的重要文献梳理清楚了。它的意义在于,每篇论文的作者在写作时都已经花费了精力对文献做了梳理,也慎重地选取其中重要的文献加以引用★,所以这种溯源的方法把这些作者的思考成果连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既完整又清晰★。那如果是一篇经典论文呢★,我们如何找到后续的研究★★★?也有办法。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很多的文献数据库(包括知网)在每篇论文的下方都罗列了引用该篇论文的所有文献,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功能顺藤“向下”摸瓜了。
以复制的模板为基础★★★,与其相关的文献为依托,根据自己的联想★★★,拼接组合这些文章,从而得出自己的文章模板。(自创文章雏形已经做成!)
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大家而言,现在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沉下心来思考★★★,静下心来研究,于安静中沉淀和审视自我,对自己的未来做好定位★★,为自己马上要截止的学术做一些扎实的工作。给你的时间一点时间,给你的希望一点希望。
老师们阅读的文献多如牛毛,文章中不同段落的行距哪怕只是相差0.01倍也会觉得刺眼★★★,所以不要心存侥幸★★,在提交任何一篇文章(即便是初稿)给导师之前,最好先进行程式化处理★★★,这实际上也是完善自身论文的重要阶段。
选题可咨询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一个既有意义也具有可操作性的选题★★。
梁晓声曾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有约束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希望大家尽自己能力所及来帮助他人,做些没有铜臭味的利他性事情,将善良根植于自己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官方媒体披露的疫情实时数据、社交媒体快速传播的谣言与辟谣以及周边社区是否有感染案例等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疫情的复杂★、信息的过载以及心态的失衡都让国人在阴霾笼罩之下焦躁不安。
还有时间的同学★★,不妨看看历史、文学、哲学方面的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研究的底蕴和思想毕竟根本上来自于个人修养,而非单纯的管理文献。
站在巨人的肩膀对学术研究来说特别重要★,然而部分研究生存在的问题是选错了“巨人的肩膀”,把已毕业的学长学姐当作★★“巨人”★★。我常纳闷为什么每年学生的毕业论文常犯同样的错误★★,甚至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不能出现的问题,到毕业论文写作时依然犯同样的错误,我细想了下★★,可能主要的原因在于★,同学们写毕业论文的常用方法是看学长学姐的毕业论文怎么写的,以为按照他们的论文范式写出来就能通过答辩★★,殊不知你们的学长学姐的毕业论文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毕业论文甚至是侥幸通过。那么什么是“巨人★★★”呢?发在顶级期刊的论文是★“巨人”,它们经过了严格的同行匿名评审,越是好的期刊,审稿人对论文的要求越苛刻★★★,经过匿名审稿后,论文质量有保证★。顶级期刊的匿名审稿人也是顶级的,能发出的表的是顶级学者的研究品味。因此★★★,我们应该多读★★、多借鉴、多引用顶级期刊的论文★★。
已发表的中文论文可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网站下载(可以通过学校VPN进行登陆)
疫情的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和巨大不确定性无论是对于企业经营★、资本市场投资和宏观经济,都影响巨大。这段时间各类国家政策的频繁出台,媒体分析师的分析报告、企业和企业家的自救、学者和智库的专业分析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地检验各类事件的场景。
选题可咨询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一个既有意义也具有可操作性的选题。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有所创新,有所贡献,走向卓越呢?正如通向成功的道路只有★★“勤奋”一条;通向卓越学术成果的道路也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正如熊彼特说★“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创新”是市场经济的灵魂。那么为人类知识的边际性改进做出贡献的学术“创新”正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也是学术研究的“初心★★★”★。
剧变之中最易看清人的本性和修养★★,同学们要对疫情冲击下的人生百态进行观察,同时也别忘了对同理心和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面对这场疫情★★,我们都不是局外人。要知道,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除了著有奠定经济学基础的《国富论》之外★,还有另一本他反而更看重的《道德情操论》。所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离开了社会性★★★,都将失去应有的作用。
重复率高的部分多在文献综述★★★,同学们在完成论文时要注意自己文章的重复率★,一定不能抄袭。在上交论文时★★,要注意文章的格式★★,让自己的文章看着更严谨。
(2)选择能够获得数据的题目★★★。《金融科技****》。这个题目能不能获得数据,需要先确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术研究是需要状态的★,我总结过自己一天时间的“状态变化曲线”,一般来说下午四点到六点★,晚上十点到凌晨一点是科研思路最活跃的时候,而上午状态则一般。
(1)★★“死线”(deadline)是给你的,不是给你导师的★★。如果今天是截止日,那么一定要提前一周以上将论文发给导师。毕竟★★,你只有一位硕导或博导,但导师不只有你一位学生。
回溯历史,但凡成功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逆境生存”的特质★。我倾向性地从另外一种视角来理解“逆境生存”:这不是指勇敢面对挫折,而是大家都那样做的时候你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当他人对前沿问题趋之若鹜而发表了诸多人云亦云的文章时★★,我们大可基于相关传统命题而对其进行若干冷思考★★★。以我自身研究为例,商法学虽被认为是最紧贴商业实际的学科之一,但近年来我也在艰难地尝试做一些有关传统命题的研究,比如反思★★★“两权分离”“企业单位制”“股权性质★★”★★★“公司法的功能★★★”等★★,承蒙期刊编辑不弃,也相继发表了一些论文★★。之所以做这样的尝试,是我渐次发现,传统命题研究具有三大特征:常新的、异化的、跨界的★★★。所谓常新的★,指的是传统命题之所以能称之为传统命题★★,并受到不同时期学界的关注★,一定是因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纵使风云变幻,终究不离其宗。所谓异化的,指的是传统命题因其源远流长,常有被时人曲解之处★,使其无法有效地指导当代实践★★★,故而需要驱散迷雾★★、正本清源★★。所谓跨界的★★,指的是传统命题(尤其是法学领域的)的研究往往需要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优良成果★★★,从而可能在研究方法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所谓“经验”是我们观察到的★★、可以检验的现象和事实。当新的经验和既有的理论发生矛盾,既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新现实的时候,问题也就产生了。提出该类问题后需要我们修正既有的理论或对新经验进行新的理论解释,从而提出新理论。在自然科学中,因为新经验和旧理论之间的矛盾而提出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光电效应问题的发现,导致爱因斯坦1905年“光量子”假说的提出★★。在包括公共管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从经验和理论之间的冲突中提出问题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之前提到科斯在《企业的性质》就是一例。
很多同学已经有明确的研究方案★★,甚至已经开始撰写正式的论文准备投稿。趁着在家闭关的时候,把最近完成的文章认真修改几遍★。文章不怕改,改得越多,投稿的把握越多。有不明白的赶紧在线上找老师、找同学★,把问题及时解决。在这一方面宁可多投入时间,也不要匆忙收工。要有“两句三年得”的抱负和准备。
2、关注一些学术论文推送微信公众号的有关学术信息。比如“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香樟经济学术圈★”★★、★★★“论文大闷锅★”★★★、★★★“唧唧堂”、★★★“大金融思想★★”等。
论文的重复率=(重复字数/总字数)*100%,依照我的论文写作经验,通常情况下,如果论文内容与已发表的论文有连续13个字出现重复★★★,那么这段文字将会判定成重复内容★★★。
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思考如何去提炼文章的创新点。俞剑老师指出,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是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就是创新,这是一种思维误区。真正的创新点可以是新的研究数据★★★,可以是旧方法在新领域的应用,可以是新的研究视角,还可以是新的传导机制分析。除此之外,现在的经济学研究离不开数据的支持★★★,俞剑老师按数据的特性对此进行了分类★,并针对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推荐了相关的查询来源★★★。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关于如何读文献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带着问题读文献。在读一篇论文时,我们可以先花一点时间把摘要和结论读一遍,大致了解这篇论文在说什么。接着,我们就要问自己贝斯特教育培训机构★,这篇论文值得精读吗★★?如果值的话,哪部分最值得细细地读呢★?是论文对已有文献做了很好的梳理吗?如果是,那就直接去读文献综述部分★。是把制度背景讲得很清楚,是要学习使用的理论模型或实证方法吗,还是只想引用论文的研究结论呢?通过问自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献,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抓住每篇文章的精华之处。并且★★★,最好在读完后立刻把这些精华部分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在论文标题处做个笔记(纸质或电子版都可以),这样当我们过段时间再回头看这篇文章时,能立刻抓住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
最后,我们谈谈在研究过程中常常发生的一件令我们比较沮丧的事情★★★,那就是发现得到的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根据我自己和指导学生的经验,可能在95%的情况下★★★,这都是因为我们的计算、推导或编程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所以,第一步永远是回过头反复地、认真地检查研究过程中的每一步。很多时候,这些失误藏得很深但却非常致命★★,因此,这要求我们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比如,推导公式时把过程写得尽量清楚,最好再给每一页草稿纸拍个照★★;编程时在代码里作好注释(comments),解释每一行在做什么★★。详尽★★★、清晰的记录可以方便自己或者指导老师随时回头去检查★,发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不过,这绝不是在倡导各位尽去做一些假大空的抽象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不能只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尝试从更长远的眼光与格局省察当前的实际问题。故而,冷思考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多读、多写,多沉潜、多积累★★,并有意识地练就极具辨识度的研究方法等,都是底气的源泉。
关于论文的选题,我个人的建议是既要“大”又要★“小”★★★,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论文选题的切入点要“小”★★。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个选题★,在自己的能力和论文的篇幅范围内,把一个问题讲清楚。
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系副主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2015-2016)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
成了家要想怀上孩子★★★,当然得跟你家里那口子多亲密交流了。写论文,亲密交流的对象当然是——文献★。
这个是做中国金融最好的数据库。可以去学校网站教学技术服务中心找彩云平台★,申请Wind使用时间。或者去图书馆一楼东侧电子阅览室使用电脑的Wind终端下载数据。
首先需要掌握科研的技术方法,比如做实证研究需要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和熟练统计软件操作,那么在研究的早期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学习计量和统计软件;其次是前人做研究的经验方法★★,很多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都会发布知名学者做研究的方法★,学校也会邀请知名学者或期刊编辑讲研究方法或投稿经验,这次研究生院邀请老师们写的《教你宅家写论文》系列,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是他们常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建议同学们用一个文件夹收藏一些知名学者成功经验的介绍,认真学习★★★。
多读点你感兴趣的文献——并且关键是得真读进去★!读多了,并且读进去了,看到前人那些好的idea会让你如醍醐灌顶,进而会get到更好的idea★★★;差劲的文章会让你觉得如鱼刺在喉不吐不快,必须写点东西跟作者辩一辩;这种感觉就来了,而且你会感到这种feel 倍儿爽!因为,学术的乐趣就在于,在读书中发现了一个让你困惑或感到有意思的问题,你就会想着努力在书中、在前人的研究中寻找答案,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此之谓也。
《银河补习班》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没有箭靶子,你每天的拉弓就毫无意义★★★”。科研也是一样,如果想要运用好这一方法★★,一定要对科研任务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割★★★,找到自己在每一个时间节点的箭靶子★★,而不是每天都“胡子眉毛一把抓”★★★,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极度焦虑又低效的状态,陷入恶性循环★★★。
你埋头苦读的结果无非两个,一个是你找到了答案,使你的知识积累更丰厚,同时收获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和“老子当年也是读过几本书的”之底气;另一个是没有找到好的答案★★★,那么恭喜你,你在江湖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因为接下来那种抓耳挠腮★★★、夜不能寐的感觉,会半诱半逼着你再读文献,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止。而这个过程,也正是搞学术研究的乐趣所在。
相信大多数的同学可能也需要进行和数据分析相关的实证研究,因此在家期间不妨静下心来学习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tata★★★、Eviews★、SAS、R等★★。每个老师常用的软件都不同,最好可以请教导师是否应该提前学习相关的软件知识。
5、可以关注Vox(以及VoxChina(。这些网站是经济学者们为其学术论文写学术微博的网站。
延期开学不是放假,这是“假([jiǎ])期”……希望读完这一篇推文后★★★,你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这句线每个人都可以是求知路上的最美逆行人
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资产管理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商法教研室副主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台湾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外聘专家★★★。
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
(2)有了框架(framework),导师才能平和地与你交流。每每遇到学生请教论文写什么题目好★★,或者写某某题目如何,我就有些气血上涌。没有什么选题是不能写的,无论是前沿的还是传统的★★,关键在于你对选题本身有何初步见解。因此,与导师商讨论文最好已进行相应的文献阅读,并草拟文章大致的思路框架(建议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如下图)★★、附上相应的材料整理,这样导师才能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苏轼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常戏称“厚积薄发”是搞学术的真实写照:写的论文积了厚厚一堆,发表出来的却薄薄数篇★★★。不过这也不违背事情本相——被拒的文章越来越多了★★,其实距离成功发表也越近了★★。而所有好论文的起点,皆无一例外的是凭着一腔热血而发自内心去进行的海量阅读。
对于咱们研究生同学来说,面对即将要提交的学位论文★★、久未完成的科研项目或者急剧下降的学习效率★,这种焦躁的状态尤为甚之。
CSMAR数据库在2020年2月12日-2020年2月29日期间,多少数据产品均可免费下载(要求是已有个人注册用户)。
为人父母,当然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既漂亮又健康,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要想自己的文章得好评,就得在在好好写的基础上★★★,好好改。正因如此,许多“大牛”们都说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最纯粹的往往也是最有价值、最吸引人的。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研学的“纯度”呢?囿于篇幅★,这里简单说两句★。
一是题目的进一步确定。有了大致的选题方向,接下来就要限定题目的范围★★。一般来说,我们都不鼓励类似“论中国经济发展★★”或★“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研究”这类大而空、不容易做出深度和创新的题目★★,但并不意味着这个研究方向没有意义,沿着这个方向再细读更多★★★、挖掘更深★★,逐步向★★★“小题大做”方向靠拢★★,如“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研究★★★”或★★“中国汽车产业垄断与政府规制研究★★”之类的就差不多了★。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它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很赞成这么一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水平,根本还轮不到拼天分的程度★★。在学术研究这个行当★★★,同样是如此。很多学术大牛的天赋也许并不出奇,但是其勤奋程度却是普通人难望其项背的。
这篇文章是本学期给金融学院硕博连读生上《学术论文写作》的部分内容,关于论文如何写作(有更多干货)可以去超星平台学习★。
当下研究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对实习和考证过分看重,刚一入学就开始实习和考证,即使人在课堂★,也心不在焉★★★,灵魂和肉体分离★,科研更谈不上,甚至对学术嗤之以鼻,如此这般的话,我觉得算不上研究生,最多也只是★★“在职研究生★★★”(工作是主业,上课和科研是副业)。这种现象导致的一个问题是对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应付了事,论文质量每况愈下。个人多年指导研究生的经验表明,实习时间和论文质量显著负相关,实习时间越多★★,挤占科研的时间也就越多★★,花在论文上的精力就越有限。我倒不是反对大家实习和考证★★★,实习和考证对找工作确实裨益良多★,但是不可忽视研究生阶段应有的研究能力的培养,证书可以工作后再考,但是研究能力的培养离开学校这个平台,恐怕很难,以后哪有这么浓厚的科研氛围和优质的资源。这次疫情剥夺了同学们实习的机会,但却是提升科研素质的良好机遇,希望同学们利用宅家的时间多读一些文献,多做一些科研★,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等你老了回想起来曾经在某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是不是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呢★?或者在你简历上有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无论你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大家都会高看你一眼★★★。
一是起个好名字,即回头对题目进行再推敲。因为你论文实际写出来后,往往因为数据是否可得、结论是否通过检验等原因,不得不重新调整研究时限或调整研究角度,原来的题目难免需要修正。同时★,对标题提炼润色,也像给新生的孩子取个响亮、好听的名字般重要★★。标题应该准确涵盖主题,直接明白且简明扼要,还要吸引眼球★★★,所以起名字是个大学问。如莫言的《丰乳肥臀》★★★,够醒目,够刺激,乍看似乎有点低俗,有点炒作,但你读完这部小说还真觉得只有这个题目才合适,这就是功夫所在★★。
一种理论或概念★,如果能从中推出逻辑矛盾,那就表明其中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理论体系前提假设之间的矛盾,理论体系理论内容之间的矛盾★★,理论推论之间的矛盾等等★。
找出几篇最接近的文章,仔细对比这些文章的优缺点,不放弃每一个细节——精读 。
承蒙校研究生院信任★★,允许我写一些文字以勉励同学们在家继续学习和研究★★★。我也一直感觉有写一些文字的必要。而前两天晚上,自收到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不约而同地发送了近十篇论文请我批阅,并告知当晚22时就要提交学院时,我更觉有写一些文字的必要了。
营造“仪式感”★★,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你会发现,当你习惯于这样的★★“仪式感”,每当要开始学习时★★★,你不再需要去寻找虚无缥缈的状态,而是只需进入工作空间,便会条件反射式地遵守自己定的规矩,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状态。
中文其他期刊:《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财经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等★。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家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也能让我们得到不少,其中最大的益处就是使我们拥有了大量的、不可多得的、能由我们自己掌控的时间★。复星创始人郭广昌在混沌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到:“我们是否愿意慢下来,去做点慢的事情?沉下心,做对的事情,做难的事情,投资未来,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
一个比图书馆更安静的氛围★★★,一段没有任何干扰可以专心致志的研究经历★★★,你可以尽情地思考和阅读,等到疫情散去又春暖花开之时★★,带着一篇满意的paper回学校岂不快哉!
雪夜闭门读书,明朝试马寻花。冬去春来,草长莺飞的时候★,我们再在校园里探讨研究方法,继续我们过去的议题★★★。
4、也可以从财经新闻以及研究报告上找到选题。经济观察报、财新网、FT中文网、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公众号等。
对这些经典要有韦编三绝的执着精神。这些都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的准备★★★,现在的积累,决定了大家以后在学术这个圈子里能走多远。
中文经济期刊★★★:《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等★★★。
选题另外一个可能的来源是现实中的重大需求,比如现在疫情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研究★★,肯定是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的热点选题。
疫情期间很多同学无法出门★★,这就是最好的学习和写作时间。很多同学可能抱怨资料不够,没法动笔。
另外★,管理研究始终是要结合管理实践的。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观察一下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对个体、组织、行业、区域有什么影响,写一份研究设计。等疫情过去★,和导师同学们讨论一下看看怎么把研究真正做下去★★★。
最近我在重读王阳明★★★,尤其是他龙场悟道的经历,感触良多,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对于外在的客观因素,既然改变不了,那就乐观面对,坦然处之★★,同时把这当作磨炼意志的好机会,积极想办法应对。老师在家也是不断地与自己的惰性做斗争,在较差的科研环境下努力保持火一般的激情★★★。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也希望研究生同学们整理好自己的心态,全心投入科研,待到疫情结束之时,重整行囊能够走得更加稳健和高远★★。
新制度经济学在公共管理有广泛的运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企业的性质》看看★★,一定会有很多启发。
当这些前期工作完成后,大家就面临着撰写文献综述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撰写文献综述的五个原则★,即引经据典★★、避免文献堆砌、不必拘泥细节、抓住重点、增加文献脉络梳理和评述,俞剑老师对此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俞剑老师提出研究方法选择的问题★★,并梳理出三种方法供大家自行选择。
我们先看看一个大二的学生,如何用上这“三式”★★。这位大二学生就是1910年出生在英国伦敦近郊的威尔斯登的罗纳德·科斯(Ronald H. Coase)同学。他在大二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成为他在晚年摘得诺奖,“封神★★”为新制度经济学之父的★“初心★”和起点★★。
在信息时代★★,这些都已经不是难题。实际上,我们现在能用到的资源非常丰富★。很多网站能找到文献下载,也有很多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公开数据库。如果需要调查数据★★,现在也有很多平台提供调查的手段。有关研究方法的书籍也能在网上找到★★,有很多论坛可以回答在操作层面遇到的统计难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都是从文献到文献的研究。不一定是来自于现实中的问题,不一定接地气。
在本次微信课堂中★★★,俞剑老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进行了指导,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介绍。
在学术研究中,几乎每个学术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是从特定的问题开始的。比如:意大利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D★. Putnam)所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从地区制度是否决定政治实践这个问题开始,进一步深入到制度绩效为何有差异?公民共同体的公共精神为何有差异?历史决定的差异为何稳定★★★?等环环相扣的问题,完成了这部社会资本理论渊源的著作。
首先重要的是选题。所谓“有个好的题目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好的题目是哪来的?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牛顿头上的苹果砸出来的,而是思考出来的。而思考是从哪来的?是从读书中来的。经常有同学开题时焦虑得直扯头发,把头发都快扯没了,也没有想出个好题目来,关键原因是你读书少(我没骗你),或没读透★★★。
你可能会说在学期间短,各种杂事缠身根本无暇阅读★★★。借口★★★,都是借口,再忙大家不也还照样吃饭睡觉谈恋爱。只要习惯了★★★,就会喜欢了。如何养成习惯呢,这里提供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这主要指的是通过自己私人渠道或者合作者拿到的私密数据★★,注意数据脱敏★★,避免违法
往年这个时间,研究生同学们应该在校忙着上课★★★、实习★、参加学术活动、写论文或找工作等事宜,在学校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同学们只能宅在家。为了不影响同学们的发展★,学校做了各种周到的安排,让无序的生活变得有序起来★★★,尽管如此,疫情带来的空间和心态的变化★★,难免造成不良影响。前几期★★★,老师们对如何宅家写论文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已经非常全面和具体,因此,我不再谈如何写论文★,只想提出一个观点:科研是终生大事,希望能改变一些同学的看法,若能使更多的同学重视科研,也算写这篇小文的贡献。围绕着“科研是终生大事”这一观点★★,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生阶段存在的常见问题★★、科研的价值和科研的方法论。
关于创新点这里再啰嗦一下,在论文写完后,大家总是像不敢见公婆的小媳妇一样★,扭扭捏捏地不敢写或写不出创新点★★★,其原因除了前文所说的读文献少、心里没有底气之外,主要还是文章没有独特的发现或新的结论。我们一般不太可能构造出什么新理论,或者创造出什么新方法,但融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找到新研究视角★★★,在分析中应用新数据★★,找到新发现,得出新结论,提出新观点★★,还是能做到的,这也是我们做研究的题目应有之义★。
(3)阅读任务不要设置过重。不少同学习惯于一时冲动立一些不可能完成的flag★,比如两天读一本书,或者强迫自己挑战超高难度的书,这都会降低自身阅读兴趣。尤其是在培养习惯初期,最好从简单任务开始,比如每天阅读5页;那么,你每天都可能因为超额完成任务而暗爽不已,继而再缓慢递增阅读任务★。
万得数据库自2020年2月19日起★★,免费开放疫情数据库且提供了多种疫情数据处理、可视化模板。疫情数据库地址:
发自内心的阅读,为悦读。一般而言,有关阅读存在三种理解:技读、研读、悦读——学业有成者为技读,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读的教科书;术有专攻者为研读,主要是为拿到学位而读的专业书;志趣百味者方为悦读★★,随性★★、随心★。当然,怀揣着不破谜题不罢休的好奇心进行的研读,毫无疑问也是悦读。不少同学的主要问题是打开书就犯困,悦不起来。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耽误了多少年轻人的悦读之旅。而痛苦的根源★★,可能在于功利的阅读——这本书究竟能给予自己什么★。
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作出统一的解释是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理论建构的最基本的途径。该途径要求科学研究尽量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在自然科学中这类提出问题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公共管理学领域,寻求一定范围内现象的统一解释★★★,再逐渐扩展范围,寻求更大范围内的统一的理解解释★,也是公共管理学发展中存在的提出问题的方式。比如,对公共管理“大问题”的讨论★★★,就是寻求公共管理理论统一解释的努力。
2020年给毕业生们的第一个问候可能就是这个史无前例的加强版超长待机寒假,突如其来的自由可能让你们怀念学校里沐浴知识的温暖,不用慌!
每个学生都应该努力成为畅销★★“论文”作家(不是天马行空的小说家啊!),想办法找出作品中的闪光点向读者推销★★。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论文的开题十分重要。如果你的论文在一开始就抓住评审老师的心,那就成功一半啦★★★! 因此,在引言中应该重点说明几个问题★:本篇论文的研究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重要★★★?现有文献的重要研究进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贡献。
Tips:推荐给大家一个十分有用的小工具,如果大家想要第一时间获取ScienceDirect里所有期刊的最新信息,可以设置ScienceDirect Alert,勾选自己感兴趣的期刊,这样就可以从邮件中收到最新的收录论文和出刊信息,紧追前沿★★。
数据处理和模型设计是验证你想要讲的故事的重要工具★★。上面已经介绍了如何在家里使用校园网,可以在学校的电子资源库下载你想要的各种数据。
好了,别磨叽了,开始吧。套用一句话:开始阅读的最好时期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如果没有找到好题目★★,或者在导师建议下凑合着弄个题目勉强写完,但猥猥琐琐在论文中不敢亮明创新点的,就别在别处找原因了,大多数是文献读得不够★★★,读得不透。
去学校图书馆找数据库,这是最有效的。我们财经类院校在这方面有比较优势★★,关于财经类的数据库较多。
如果说降龙十八掌的内功心法有十八式,学术研究的内功心法没有那么多,也就三式:一是提出问题;二是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三是将知识凝练为理论;今天我们就谈谈学术研究的内功心法之一提出问题。
这个数据库适合下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做公司金融、金融市场等相关研究比较有利。
1★★.校园网:学们可以通过VPN登录自己的校园网★★★,像在图书馆一样使用知网★★★、学校已购买的期刊文献数据库。具体方法如下★:
那么,什么样的选题是一个容易做的题目呢?以下是一个容易做论文(但不一定是非常有意义的)的思路。
RESSET数据库自2020年1月30日起,提供金融研究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等数据的免费查询和下载服务。
已发表的英文论文可在WileyOnlineLibrary()ScienceDirect()等网站下载★★★,最新的英文工作论文可以关注SSRN网站()以及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或高校seminar。
对此我想说的是★★,特殊的时期,锻造特殊的你,让我们一起在特殊的日子里“打怪升级”吧★★,这里有几个Tips等待着你的Pick!
写作需讲究方法★,这一点没错。但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每一个人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可能需要运用与该文相应的方法。一开始写论文时,尽可能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从而探寻其中自己最擅长的一种或几种★★。而在同一篇文章当中★★★,建议重点使用一种方法以贯穿全文★★,可辅之以其他方法以分析其中某些细节。而归根结底,写作方法的运用还是与每个人的阅读面和阅读量密切相关的——诸多让人肃然起敬的学者★★★,其文章著述都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这样的辨识度往往是读与写的完美契合★★。到了如此境界,用什么方法就根本无关紧要了。
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富布莱特项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